孩子要吃副食品了,如果你是為了孩子副食品而努力來爬文,那你真是一位好父母,因為為孩子添加副食品是為了將來做好準備,我有一個親戚根本不為孩子準備副食品的,一歲以後就讓他直接吃食物,結果是偏食偏到極點,明明和我女兒差半歲,身材發育的跟我家那個小姐姐3歲的弟弟差不多,他的媽媽逼他吃什麼就是沒用。
此外,副食品也要吃對時間,食物給的太早,容易傷害腸絨毛,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有的孩子是不挑食,但是總是胃口不好,吸收不良,補充一大堆營養品也不見起色。
副食品的順序是從流質到半流質(糊狀),接著是半固體(泥狀),最後接上固體食物,成功斷奶、斷奶瓶。
餵食時間一天兩次,要固定下來,挑在兩次餵牛奶的中間餵副食品,選你可以專心和寶寶互動的時間,有人挑早上、下午,有人挑下午、晚上,最重要的是讓孩子養成習慣,副食品的餵食要用寶寶專用湯匙餵,有兩種,一種餵糊狀食物的,一種是餵湯汁的,它的質地較軟,也不會對寶寶的口腔造成傷害。
為什麼要在兩次喝奶時間的中間餵副食品呢?
一般到四個月的寶寶,喝奶間隔大約都是三~四小時,如果在喝奶2小時後,胃部已經排空了,就有空間裝副食品了,有點餓又不會太餓的感覺,寶寶會比較有耐心嘗試奶以外的食物。
因為如果到下一次吃奶時間換成餵副食品,有可能寶寶太餓了,會沒有耐心慢慢嚼副食品,甚至不接受副食品,只想快快喝奶填飽肚子
也有人是採用先吃副食品再給寶寶喝奶,希望藉由副食品越吃越多,來讓寶寶喝奶越喝越少,萬一寶寶這樣吃習慣了以後,吃完副食品就在等奶了,滿一歲時搞不好很難斷奶,而且在一歲以前,奶還是主要的營養來源,不能想藉由副食品的增加,減少奶量的攝取,當然吃了副食品以後,下一餐喝奶時間可能會延後,有可能會變成少一次餵奶時間,少一次還沒關係,不要把副食品變成主食就好。
有人會說喝完奶再給副食品,寶寶其實已經吃飽了,也可能沒有耐心乖乖吃,想要去玩了,對於接受副食品的情形就會大打折扣。
餵副食品的目的是訓練寶寶嚼、吞嚥的動作,還有接受世上多樣的食物味道,寶寶還是要以母奶(牛奶)為主要營養來源,量不要太過要求。寶寶確定不愛吃的,可以過幾天再試試看,別讓孩子這麼小就挑食,確定真的不喜歡,也別太強迫。像我不喝豆漿的,就是不愛那味道,我媽也不逼我,原來我8個月時,我媽餵我喝豆漿,我也是寧願餓也不喝,確定豆漿不是我的食物,嬰兒時期會吃的,我媽就會逼我吃掉,關於挑食,我們家控管得很嚴格,我也把這規矩延續到我的孩子上。
4~6個月的寶寶:
這個時期的寶寶開始適合吃果汁、蔬菜煮的湯、根莖類的湯,稀一點的米糊、麥糊等食物,開始吃湯汁以後,適應的不錯了,就可以改弄成糊狀食物給寶寶吃,像是青菜泥少許加在米、麥糊裡,當然也可以換成馬鈴薯泥、地瓜泥在米麥糊裡,飯後再來個果泥或果汁。
先餵寶寶吃米糊或麥糊,有的醫生建議先吃米糊比較好,6個月以後再吃麥糊。再吃其他根莖類食物煮的湯。新食物一次只新加一種,一種吃3-5天,用量以1茶匙(5CC)或少於1茶匙的量。記得要觀察有沒有拉肚子或是皮膚長紅斑等過敏反應,確定沒有就可以列為安全食物。
青菜煮的湯:用青菜的葉子、嫩莖部位,與青菜等量用1:1的水煮,煮出來的湯可以用湯匙餵給寶寶 喝,剛開始,量不用太多,讓寶寶適應青菜的味道即可
青菜泥:摘取葉菜類葉子的部分,用水煮熟後,把煮好的青菜磨成泥,可以混在米糊、麥糊裡
根莖類食物(例如胡蘿蔔、地瓜、馬鈴薯),先切成丁後,放入電鍋蒸熟,煮好後也是磨成泥,可以混在米糊裡
胡蘿蔔不能吃太多,因為胡蘿蔔素代謝不易,會沈澱在四肢末端,手掌和腳底會黃黃的。所以不能天天吃。
寶寶大部分食物都吃過沒問題以後,這個時期建議不要一次攝取太多種,單純一點,建議米糊或米湯加另一種食物就好,因為還有飯後水果,已經就吃到3種食物了
果泥最麻煩的是蘋果泥,很多寶寶吃了就不好便便,因為蘋果會增加便便體積,不吃也很可惜,它有許多營養,我的辦法是今天如果吃的是蘋果泥,明天要接香蕉泥來好便便,當然如果蘋果造成真的很明顯便秘,先不要吃也沒關係。
為什麼果汁要稀釋,果泥不用呢?
因為自己能做的果汁幾乎都是有酸味的(例如橘子、葡萄、蘋果),而且沒有水果纖維在裡面,買市售的果汁也是一樣,所以要1:1稀釋
果泥是自己買現成水果做的,總是挑甜的:蘋果、香蕉、木瓜等果肉多纖維少的,寶寶接受度比較大,而且還帶有水果纖維,不用稀釋沒關係,當然,您想要稀釋一下,感覺比較水,也是可以的。
蘋果最有趣,自己弄成泥是甜的,買的純蘋果汁帶有酸味
因為我自己是餵完米糊再吃果泥,所以我果泥的量給的不會很多,養成飯後水果的習慣
雖然網路說水果不要飯後吃,但是我還是在餵完米糊後給
直接一餐都吃果泥的話,量太多了,不太適合
要讓寶寶適應水果的味道,總要找個時間餵,以我自己來說,還是餵完米糊後餵水果,比較方便
這時期的寶寶基本上是比較不會發生過敏的情形,但是父母都有過敏體質,尤其是皮膚過敏的,水果類要注意
芒果、草莓、蕃茄、橘子、奇異果、胡蘿蔔、蘋果、香瓜、鳳梨、木瓜..都有人發生對某種水果過敏的情形
不是會引發過敏的食物就完全不要碰,因為也不清楚孩子到底對什麼過敏,過敏程度如何,有的小孩對某種食物是輕度過敏,沒有吃很多,不會引發明顯的過敏反應,看不出來有過敏,有的是嚴重過敏,一吃就有反應了。所以建議除了試新食物3天的觀察期,要多注意觀察寶寶的情況外,如果寶寶吃過的食物都沒問題,每一種食物都要輪流吃,不要看寶寶喜歡吃什麼,就常給什麼。
因為有些食物對孩子是輕度過敏,一開始給的很少量,前面3天的觀察期沒有反應,媽媽會以為是安全食物,結果量產季節到了就很常吃,或者是寶寶愛吃某一種水果,就給多一點,過敏反應就出來了,然後還想不出來到底是對什麼過敏,要等到抽血了以後才知道是對某種食物過敏,偏偏已經吃了一大堆。
米粉、麥粉或是米精麥精不要加在牛奶裡用奶瓶餵,會增加寶寶的消化負擔,要弄成米糊、麥糊。弄成米、麥糊的方法,先用原本喝的牛奶濃度,看是要30CC還是60CC,加上米精或麥精攪成糊狀,用湯匙一口一口餵,不要讓大人的方便造成孩子負擔,而且第一個副食品是還有牛奶味道的東西,寶寶排斥的情形比較不會那麼嚴重。
如果不想給寶寶吃市售米精,要用生米熬稀飯,給寶寶吃最上面的米湯,台語叫做「暗」,米粒的部分,7個月以後才能吃。
米精種類繁多,記得要看清楚是滿四個月吃的,還是滿六個月吃的,剛開始接觸的米精,越單純越好,以桂格的廠牌而言,建議先從敏兒HA米精開始,之後滿六個月了,就可以變換其他口味
我家寶貝四個月就開始先吃米糊,剛開始吃的很糟,我用30CC牛奶調成米糊,餵進去多半是擠出來,因為寶寶還不會吞嚥,每次都搞的滿身髒,吃完了(也許吐完了)就馬上帶去洗澡。
直到一個星期以後會吞了,我才開始加其他的青菜煮出來的湯,最後適應味道了以後加青菜泥,以免浪費食物。
一罐米粉吃完,我就換吃麥粉,因為量吃的不多,一個飯碗的半碗都不到,接麥粉已經6個月以後的事情了。
記得要選擇新鮮蔬菜、水果製作蔬菜湯及果汁。
也可以可用半濃度的果汁,或是在現榨果汁中加開水1:1稀釋,用小湯匙慢慢餵。除非你很確定寶寶可以在半小時內喝完果汁,不然不要放在奶瓶餵比較好,容易放久了變質。
果汁類最好不要含糖,像是嘉寶嬰兒果汁、義美寶吉、喜瑞這兩種品牌可以挑選。
我自己倒是什麼特價就挑什麼,所以每日C我也給過,我是貪方便啦!有果泥就給果泥,沒做果泥才給果汁。
平常孩子口渴了或流汗過還是給白開水最好,現在有很多孩子不喝沒有味道的東西,這樣很不好。
7~9個月的寶寶:
這個時期的寶寶除了流質、半流質的食物外,可以添加半固體或固體的食物,並且開始添加蛋白質的食物,如蛋黃、豆、魚肉類及稀飯、麵條、吐司麵包、饅頭等五穀類食物,和蔬菜類及水果類食物。
寶寶吃到這個時候很會咀嚼了,且開始長牙,喜歡咬東西,可將麵包烤過後,切成小塊,再給寶寶吃。
可將蔬果等食材製作成菜泥或果泥,再給寶寶吃,基本上,在臼齒沒長齊以前,寶寶沒有辦法自己磨碎食物,你可別叫他硬吞,你的食物都要磨成泥後再給。
食物沒有磨碎後再給,不只會造成消化不良而已,嚴重時還可能阻塞腸道,看看這篇報導,就知道了
http://tw.myblog.yahoo.com/jw!Bp61o.6BHRZHMXwFaCd9c.XhhQ--/article?mid=1353&prev=-1&next=1295
添加的食物變多種,在磨碎時記得分開磨,這樣才不會有的食物還沒磨成泥,有的已經爛到不行了。
有過敏體質的父母,要注意的是別讓寶寶太早吃蛋白,7-9個月給寶寶吃蛋黃就好,蛋去用水煮全熟,取出蛋黃部分,壓成碎屑,第一次給寶寶吃四分之一,也是連吃三天,看你是在加在稀飯裡還是麥糊裡都OK,確定沒問題時,下次就可以吃一半,等寶寶再大一些就再加量吧,蛋白的部分,醫生建議一歲以後可以吃全蛋,我自己的小孩則是拖到一歲半,所以蒸蛋這種料理,要注意時間。
七個月大時,也要注意食物過敏情形,所以新食物給3天觀察期的原則一樣要遵守,雖然是新嘗試肉類魚類,還是要注意,過敏的人不是對每樣食物都過敏,我們家有人對蛋過敏,吃海鮮就沒事,所以過敏食物還是要一樣一樣測比較準,每種食物也要均衡攝取,以免攝取過量致敏食物,引發嚴重過敏。
食物磨碎很麻煩,以前我也是用食物研磨器自己磨,直到我婆婆看不下去了,拿自己的*夫人來給我用,果然省事不少,比較方便,很多人都在稀飯加「不拉魚」,我因為有這台可以研磨成粉的,連市面上的硬梆梆的小魚干都磨粉,加在稀飯或麥糊裡,鈣質加分。
很多媽媽推薦的大骨稀飯、小魚稀飯,要在這時候餵,千萬不要在未滿7個月餵,腸絨毛都還沒準備好就有油,小心腸絨毛受損,影響將來吸收,補再多益生菌都沒用。
當然很多婆婆媽媽都說六個月開始就可以吃大骨稀飯了,但是我只能說是這是錯誤的觀念,以前錯了就算了,現在要矯正過來。而且也不是老一輩的都這樣,至少我的媽媽就不是,我還沒讀護理時,我媽在幫人帶孩子,她就也有跟我交代過一定要七個月才可以吃肉骨稀飯。我讀了護理課程以後就發現我媽還沒有離現實太遠,連我結婚了以後,我婆婆也是和我有「共識」,沒有為寶寶多大可以吃肉骨稀飯有兩種意見。
大骨要熬湯前,記得要先川燙,同時煮兩鍋水,一鍋拿來川燙,一鍋是熬湯的水,兩鍋水滾了,川燙的水開始川燙,煮湯的水滾了轉小火維持沸騰,等燙好的大骨OK了以後,直接放入熬湯沸騰的水裡開始熬湯,熬湯水改成大火等第二次沸騰,沸騰了以後轉小火開始熬湯,時間最少要20分鐘,所以帶寶寶的媽媽千萬別忘了瓦斯爐在煮東西喔!熬好的湯等涼了以後放進冰箱冷藏,再用比較細的濾網過濾掉油脂和碎骨等,才可以給寶寶煮稀飯。
米的部分,有時間就用生米煮成糊糊的,比較辛苦的部分是要常常攪,不然很容易焦掉。顧小孩沒時間且家裡有在煮飯的,就拿煮好的飯加大骨湯,連著蔬菜類一起送進生機飲食機裡攪成糊,再加熱煮熟。
大骨可以熬湯外,魚骨也可以熬湯,您辛苦熬好的一鍋湯,除了跟家人一起享用外,也可以用類似便當盒大小的加蓋容器數個,分裝好以後放到冷凍庫凍起來,要用時再拿出來解凍煮粥給寶寶吃,可以比較方便。
比較建議先吃大骨稀飯,吃過沒有問題的寶寶,再開始添加肉類,一步一步慢慢讓寶寶適應。
已經開始吃稀飯的孩子,如果要簡單吃,吃麥糊比較好,因為吃米糊的話,就和稀飯重複到了。
添加蛋白質的食物,包含了肉類,肉要選瘦肉喔,有時我做得很簡單,青菜攪碎了一些、肉類一點攪碎了一些,分別送進微波爐加熱煮熟,然後全部加進麥糊裡給寶寶吃,再攪個水果泥做飯後水果,一樣營養滿分。畢竟主食也要有變化,不能一直是稀飯或是麥糊,肉骨稀飯在我眼裡算是大工程的食物,再加個青菜是很容易,也不可能天天都弄,要讓寶寶的主食做一些變化。反正越到後面越好搞,寶寶安全食物越來越多,冰箱裡有什麼就挖什麼來煮。
我有發現,許多媽媽在稀飯裡放了很多種蔬菜類,然後幾乎都是一樣的做法。提醒一下,一次不要放太多種,建議一種肉類主食加一至兩種蔬菜,蔬菜量多一點沒關係,再來個飯後果泥或果汁。為什麼呢?要變化啊!而且要跟肉類一起變化搭配,早晚吃一樣的就算了,方便就好。每天都吃一樣的,雖然很多種一起吃很營養,也真的很好吃,但是寶寶會一直習慣固定的味道,長大了還是有可能偏食給你看喔,因為沒辦法接受單一食物在嘴裡的味道。
10~12個月的寶寶:
這個時期除了流質、半流質、半固體等食物,寶寶的前臼齒長好了,可以再添加固體食物形態,讓寶寶慢慢適應成人飲食。
在1歲之前寶寶的副食品是最好不要加調味料,1歲以後才可以加,因為寶寶的腎臟要到1歲以後才發育完成,所以要帶寶寶外食,1歲以後也比較恰當。
至少要有上下可以磨碎食物的前臼齒都長好了,您就可以給寶寶吃大人在吃的食物了,4顆前臼齒大約在一歲以後開始長,有寶寶早,有的晚,等前臼齒長齊了就可以了,只是您要給寶寶嚼的比較久,剛好訓練一下。
這個時期可以添加全蛋和全飯的食物,讓寶寶慢慢一點一點試吃,接著再增加份量。
慢慢教導寶寶吃固態的食物,如:水果切成小丁塊。
長齊可以對磨的前臼齒以後,還不太會用門齒咬適當大小入口的孩子,料理剪刀是好幫手,把青菜、肉都剪的碎碎的,就可以和大人一起同桌吃飯,開始學習自己吃。
既然講到要固定時間,那外出怎麼辦?還能餵麥糊就餵麥糊,不就是多帶個碗和湯匙,不然罐頭食品就是好幫手了,我不排斥它,我相信它無害,但我相信也是沒有剩多少營養,既然出門在外就沒有辦法,只好將就一下,養成習慣最重要,在家吃的營養就好。倒是出門在外,,所以我還是有買罐頭類備用,寶寶用的不多,用剩的罐頭怎麼辦?在婆家倒還好處理,有冰箱冰,在外面住宿出去玩時沒有冰箱冰,只好大人自己吃掉,有小的以後,剩的都讓老大吃掉。
到底要餵多少?這也沒有一定,我兩個孩子都從半碗不到開始吃,女兒只吃到半碗多就沒有增多了,一直到一歲以後長臼齒接白飯,都是吃半碗,我那兒子7個月開始可以吃一飯碗的麥糊或稀飯,連我婆婆都不敢相信可以吃這麼多,餵的好有成就感,連跟鄰居聊天都在說。
吃飯的習慣從副食品餵食開始養成,讓孩子專心的吃,不要給玩具,真的很不安分時,我只好做出和專家建議相反的事:開電視,真的看著電視傻傻的吃,比較好餵。但是這也是最不好的方法...
好好的餵副食品,孩子將來不容易挑食,你的努力的心血,會在孩子的成長中被看見喔!
留言列表